常見的實驗室滅菌方法有哪些?
實驗室目前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熱滅菌法、濕熱滅菌法、過濾除菌法、射線殺菌法等)和化學方法(消毒劑、抗生素)兩大類。
1、濕熱滅菌法
濕熱滅菌法是指用飽和水蒸氣、沸水或流通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壓力蒸汽濕熱滅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滅菌方法。它利用高壓蒸汽以及在蒸汽環境中存在的潛熱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而使微生物死亡。適合于布類工作衣、各種器皿、金屬器械、膠塞、蒸餾水、棉塞、紙和某些培養液的滅菌。
分為三種:
(1)流通蒸氣滅菌法:是指在常壓條件下,采用100攝氏度流通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方法,滅菌時間通常為30-60分鐘。該法適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熱制劑的滅菌,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滅菌方法。
(2)間歇蒸汽滅菌法:利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熱,殺滅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方法同流通蒸汽滅菌法,但要重復3次以上,每次間歇是將要滅菌的物體放到37℃孵箱過夜,目的是使芽胞發育成繁殖體。若被滅菌物不耐100℃高溫,可將溫度降至75℃~80℃,加熱延長為30~60分鐘,并增加次數。適用于不耐高熱的含糖或牛奶的培養基。
(3)高壓蒸汽滅菌法:103.4千帕蒸汽壓溫度達121.3℃,維持15-20分鐘。
2、干熱滅菌法
是利用恒溫干燥箱內120oC~150oC的高熱,并保持90~120分鐘,殺死細菌和芽孢,達到滅菌目的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于不便在壓力蒸汽滅菌器中進行滅菌,且不易被高溫損壞的玻璃器皿、金屬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觸的物品的滅菌。用此方法滅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貯存。酒精燈火焰燒灼滅菌法也是屬于干熱滅菌的方法之一,在進行動物細胞體外培養工作時,常須利用工作臺面上的酒精燈火焰對金屬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緣進行補充滅菌。
3、射線滅菌法
利用紫外線燈進行照射滅菌的方法。紫外線是一種低能量的電磁輻射,可以殺滅多種微生物。紫外線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對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質等的破壞作用而使其滅活。適合于實驗室空氣、地面、操作臺面滅菌。滅菌時間為30min。用紫外線殺菌時應注意,不能邊照射邊進行實驗操作,因為紫外線不僅對人體皮膚有傷害,而且對培養物及一些試劑等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4、化學消毒劑消毒法
用于那些不能利用物理方法進行滅菌的物品、空氣、工作面、操作者皮膚、某些實驗器皿等。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包括過氧化氫、甲醛、高錳酸鉀、70%~75%乙醇、過氧乙酸、來蘇爾水、0.1%新潔爾滅、環氧乙烷、碘伏或碘酊等。在使用時應注意安全,特別是用在皮膚或實驗材料上的消毒劑,須選用合適的藥劑種類、濃度和處理時間,才能達到安全和滅菌的目的。
其中在這些化學消毒劑中真正可以做到無味無腐蝕無殘留高效殺滅實驗室存在的芽孢霉菌等高抗微生物的推薦德國進口原液奧克泰士,奧克泰士食品級高濃縮型殺菌消毒劑,可以達到無菌消毒要求,主要成分為食品級過氧化氫和銀離子組成的復合型溶劑。無色無味無毒,具有廣譜殺菌徹底等特點。成為很多科學實驗室及潔凈室選擇的產品。ISO9001/ISO14001管理體系認證,IFS國際食品標準認證,歐盟-EMAS生態認證、德國萊茵TUV認證等。奧克泰士實驗室儀器設備殺菌消毒劑基于過氧化氫和銀離子,針對實驗室的藥品、容器、培養基、無菌衣、膠塞等具有廣泛的材料適應性,可以作為固定的實驗儀器設備殺菌消毒產品。
奧克泰士具有不俗的消毒殺菌能力。屬于廣譜消毒劑,可以徹底殺滅實驗室儀器中的各種微生物;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消毒殺菌,主要成分為過氧化氫,作用后分解為氧氣和水;不會產生耐藥性,使用奧克泰士消毒劑后,不會出現防腐產品遞增的情況。;具有良好穩定性,在高溫下仍能保持穩定,甚至在高溫下,其效用還會有所增強,不受溫度、光照、PH值影響;持久抑菌功效,奧克泰士中痕量存在的銀離子具有持久功效,具有抑菌功能,能保證產品較長的無菌期和保質期。奧克泰士適合于布類工作衣、各種器皿、空氣、地面、操作臺面、金屬器械、實驗室各類實驗器械消毒滅菌以及烘箱、分析天平、托盤天平、電爐、水浴鍋和某些培養液的滅菌。
5、過濾除菌法
是將液體或氣體通過有微孔的濾膜過濾,使大于濾膜孔徑的細菌等微生物顆粒阻留,從而達到除菌的方法。過濾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熱易發生分解、變性而失效的試劑、酶液、血清、培養液等。目前,常用微孔濾膜金屬濾器或塑料濾器正壓過濾除菌,或用玻璃細菌濾器、濾球負壓過濾除菌。濾膜孔徑應在0.22~0.45μm范圍內或用更小的細菌濾膜,溶液通過濾膜后,細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濾膜孔徑而被阻,并利用濾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濾膜孔徑的細菌透過。
6、抗生素抑菌法
主要用于培養液,是培養過程中預防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以及作為微生物污染不嚴重時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鏈霉素和新霉素等。
實驗室常見的消毒滅菌
1、無菌操作室滅菌
培養材料進行培養、觀察或更換培養液時,必須從各方面防止任何污染物進入培養液或容器,所以無菌操作室的滅菌是至關重要的。由于無菌操作室的污染來源主要是空氣中的細菌和真菌孢子,因此長期停用后的無菌操作室應進行熏蒸滅菌,熏蒸是用高錳酸鉀+甲醛[(2ml甲醛+1g高錳酸鉀)/m3]進行無菌室的滅菌。經常使用的無菌操作室,在每次使用前都應進行地面衛生清潔,并用紫外線燈照射30 min,進行空氣滅菌。對超凈工作臺,每次操作前用紫外燈照射30min,然后用70%~75%酒精擦拭。
2、培養液滅菌
培養液在制備過程中帶有各種雜菌,分裝后應立即滅菌,或在24小時內完成滅菌工序。目前常用過濾除菌法除去培養物操作液和培養液中的細菌?;驅ε囵B液中耐熱組分先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然后在無菌室加入經過過濾除菌的不耐熱溶液,混勻后分裝備用。
使用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將分裝好的培養液放入底部有一定量(淹沒加熱管)涼水的高壓蒸汽滅菌器內,增壓至0.35~0.4kg/cm2時排凈滅菌器內冷空氣,以便使蒸汽能到達各個消毒部位,保證消毒滅菌徹底。然后繼續加壓加熱,當壓力表讀數達到1.0~1.1kg/cm2為121oC,保持15~20 min即可。由于消毒滅菌效果取決于溫度而不是壓力,所以在一定壓力下保持較長的消毒滅菌時間是必須的。
在121oC的蒸汽溫度下可以很快殺死各種細菌及高度耐熱的芽孢桿菌,因此許多培養液的消毒滅菌壓力、溫度一般保持在1.0~1.1 kg/cm2、121oC。消毒滅菌時間與需要消毒滅菌的培養液量密切相關(表2-3),時間不足達不到滅菌效果,時間過長培養液內的一些化學物質遭到破壞,影響培養液成分。消毒滅菌結束后,關閉熱源,只有當滅菌器內壓力降為零時才能打開放氣閥,排除剩余蒸汽,取出培養液。不可在壓力較高時打開放氣閥,引起減壓沸騰,使容器中液體溢出。
培養液組成中如含有遇熱易分解的物質,則需用過濾方法消毒滅菌。首先對培養液中耐熱組分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后放置在無菌場所,固體培養液在40oC左右瓊脂即將凝結前,加入經過過濾除菌的不耐熱溶液,混勻后冷卻備用。液體培養液在冷卻到室溫后再加入過濾除菌溶液。過濾除菌時,使用孔徑為0.22~0.45μm或更小的細菌濾膜。過濾除菌可利用抽濾裝置或注射過濾器進行,所用器皿均應進行高壓消毒滅菌,溫度不應超過121oC。
3、玻璃器皿、塑料器皿和器械滅菌
玻璃器皿可進行干熱滅菌或高壓蒸汽滅菌,但在蒸汽滅菌后最好及時烘干水分。對不能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的塑料器皿可用75%酒精浸泡,使用前在無菌操作臺面上晾干的同時,用紫外線重復殺菌。實驗室還可以用環氧乙烷滅菌袋對塑料器皿進行消毒,消毒后的器皿要充分散氣2~4小時后才可使用。無菌操作所用的各種器械,一般采用干熱或高壓蒸汽滅菌,或用75%酒精浸泡,然后在無菌操作臺面上晾干的同時再用紫外線重復殺菌;在使用期間可多次對其進行酒精燈火焰灼燒滅菌。
4、培養材料的消毒滅菌
采自動物機體的實驗材料,攜帶著微生物及雜質,接種前須進行表面消毒滅菌,對內部已受微生物侵染的材料應予以淘汰。從動物機體采集的某些組織塊,須用消毒劑進行浸泡處理,進行表面消毒。常用消毒劑有過氧化氫(10~12%,浸泡5~15min)、過氧乙酸(0.05%,浸泡30 s~1min)、酒精(70~75%,浸泡2min)。
以上就是辰宇環保( 奧克泰士總代)整理的關于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
歡迎您將所遇到的微生物相關問題告訴我們,我們的技術工程師將根據現場條件、消毒對象特點、微生物污染類型、時間等因素,幫您制訂科學規范的解決方案和標準操作規程(SOP)。
我們的技術工程師擁有專業的消毒和微生物學知識,豐富的現場處理經驗,通過現場指導、座談會、遠程視頻會議等方式為廣大食品加工企業解決了各種疑難和頑固性微生物問題。同時為食品領域朋友普及了微生物和消毒相關知識,提高了客戶自身對消毒和微生物的認知和控制食品微生物的能力。
銷售電話:侯經理 15665881759
技術服務:趙工 15668302580